2005年3月30日,是著名古生物地层学家、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杨敬之先生逝世一周年纪念日,他的光辉成就与崇高品德永远值得我们深深地缅怀。
从耕读之家到最高学府
杨敬之于1912年6月4日生于河北省曲阳县文德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他有三个姐姐、两个哥哥、一个弟弟。他的父母亲含辛茹苦、省吃俭用,也让子女受到很好的教育。他们兄弟姐妹都学有所成。他的二姐后来文化程度很高,嫁给同乡的著名古生物地层学家赵金科(1906-1987,曾任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所长,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地学部的学部委员——院士)。杨敬之1932年毕业于保定市的河北省立第六中学高中部,考入河北农学院林学系。1933年,他深深羡慕北京大学地质系在国内外的盛名,于是甘愿牺牲一年学籍前去投考,一举考中。他从此踏上了70多年的地质科学生涯。
北京大学地质系名师云集,学术空气浓厚。莘莘学子真是得益匪浅。他们班赶上了中国地质科学事业主要创始人丁文江为新生开的最后一届“普通地质学”课程(1934年丁即调任中央研究院总干事)。他们还听了著名地质学家葛利普、李四光、杨钟健、谢家荣等讲授的古生物学、地史学、岩石学、矿床学等课程。他们1937届的学生共有17人,其中12人后来坚持在地质科学战线工作,且取得重大成就,占总人数70%,有4位成为泰斗级地质科学大师(卢衍豪、叶连俊、岳希新、郭文魁)。宋应曾任地质部前部长,佟城曾任第二机械工业部三局副局长,他们都是早年参加革命的中央首长,又从事地质科学事业管理工作。吴景祯后来定居美国,曾任美国联邦地质调查所和伍兹霍尔海洋科学中心教授。杨敬之和其余几位(赵家骧、李树勋、王述平、勒凤桐等)都在中国科学院、地质部、海军、冶金工业部等系统有卓越的建树。
在北京大学地质系1937年以前的19届毕业生中,1937届人数是较多的,虽不是最多,但若与总人数比它多的1922届(22人)、1923届(30人)、1924届(22人)、1925届(30人)、1926届(18人)相比,那么它里面坚持地质科学事业岗位的百分比,以及产生泰斗级科学家(院士)的人数与百分比,它都是首屈一指的,说明它这一届学生发展较整齐,较稳定,与此对应的是,上述各届毕业生中坚持地质岗位的不过百分之二三十,产生的院士多为2名,只有1923届为3名。杨敬之在他这一届同班同学中,学术成就应该算是中上等的。
四川省地质调查所的“开国元勋”
1937年夏,杨敬之从北大地质系毕业,去山西太原晋绥矿产测探局工作。“七七事变”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日寇很快攻陷太原,杨敬之与该局矿产课课长侯德封及该课的任绩等离开太原,1938年初,他们到了湖南长沙,参加了在那里举行的中国地质学会第14届学术年会。当时经济部地质调查所刚迁到长沙不久,这是国难时期全国地质人员一次难得的聚会。他们还参加了会后去湖南湘乡的地质旅行。在会上他们见到留德归来的李春昱,李告诉他们,他已按经济部长翁文灏的旨意,筹创成立了四川省地质调查所,并任所长,所址在重庆城里,建所伊始,人员很少,热烈欢迎地质学者去该所工作。杨敬之就与侯德封、任绩等一同去了重庆该所。后来该所在重庆西郊小龙坎白果湾建了新房,他们也迁到那里。杨敬之与李春昱、侯德封、常隆庆、李贤诚、苏孟守、任绩等堪称该所的“开国元勋”。
杨敬之在该所整整工作了8年,先后任副技师、技师。杨在该所主要仍与自己过去的老领导侯德封一起工作,他们去彭山、犍为、绵竹、平武、江油等县区调查地质及金矿、煤矿、芒硝等矿产。1942年,李春昱应经济部长翁文灏、政务次长秦汾、常务次长潘宣之(作者之父)的聘请,调任该部中央地质调查所所长。四川省地质调查所所长由侯德封继任。1944年,侯德封的女儿侯佑堂毕业于重庆大学地质系,进入该所工作。杨敬之与侯氏父女在工作中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几年后就成为至亲,一同为祖国地质事业奋斗终身。
敢填空白 开拓我国苔藓虫层孔虫化石研究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结束。1946年,经济部中央地质调查所迁回南京。该所所长李春昱又邀请侯德封、杨敬之去该所工作。于是,他们二人于1946年7月调到南京中央地质调查所,侯为技正(相当于研究员)、杨为荐任技士(相当于副研究员)。
1947年1月,杨敬之奉派去美国深造,在俄亥俄州迈阿密大学进修,他瞄准了国内研究较薄弱的环节——微体古生物学。他特别选择了国内尚无人研究的苔藓虫化石为主攻方向。经过一年半的努力,他以“美国俄亥俄州依屯地区中奥陶统的苔藓虫”一文通过答辩,获理学硕士学位。此后,他又花了三个多月在华盛顿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观摩标本,查阅文献。同年底,他回国,仍在经济部中央地质调查所工作。次年初,他在南京与侯佑堂结婚,后来他们生有一子一女。
就在杨敬之回国成家之际,正值人民解放军兵临南京城下,国民党反动政权危在旦夕。经济部中央地质调查所所长李春昱坚持爱国进步的立场,与该所各级领导尹赞勋、周赞衡、侯德封、程裕淇、李善邦、高振西、叶连俊等共同领导了抗迁护所斗争。杨敬之也和绝大多数员工一起,团结在所领导周围,参与此一斗争,直到南京解放。该所完好无损地交到人民政府手中,成为新中国地质事业腾飞的重要基地,发挥了巨大作用。
解放后,随着地质机构的调整,杨敬之侯佑堂夫妇都于1952年调入位于南京鸡鸣寺的中国科学院古生物研究所(以后相继改为该院“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杨敬之以苔藓虫古生物学为后半生的主攻方向。他一生共发表学术著作近100篇(部),古生物地层学占绝大多数,关于苔藓虫的即达40篇(部),约占总数40%。他于1950年发表了综述文章“关于中国的苔藓虫”,对以往外国学者在我国作的关于苔藓虫化石的零星研究作了总结。同年又发表了“湖南中部上泥盆纪及下石炭纪苔藓虫”,这是中国学者发表的第一篇关于苔藓虫的学术论文,为后来的研究工作打开了局面。到1962年,他与陆麟黄发表了《祁连山古生代苔藓虫》大型专著,系统描述了22个属100个种,建立了我国西北地区石炭-二叠纪苔藓虫化石的系统剖面,阐明了其动物群关系和地理区系。同年,他出版了与胡兆合著的《中国的苔藓虫》一书,这是我国古生物学第一轮总结——《中国各门类化石》中的一种。他又于1965年出版了与陆麟黄合著的《古生物学小丛书》中的《苔藓虫化石》一书,都是总结性著作。1986年,第7届国际苔藓动物学协会会议在美国西华盛顿大学举行,杨敬之和陆麟黄提交了“中国古生代苔藓虫化石序列”和“中国新生代苔藓虫”两篇总结性论文,向全世界同行展示了中国学者的研究成果。杨敬之也就成为国内外公认的中国苔藓虫古生物学的最高权威。
层孔虫是一类已绝灭的动物,早期我国对其研究亦很薄弱,只有计荣森在1940年发表过一篇描述我国西南地区志留纪、泥盆纪层孔虫化石的文章,另外就是日本学者有过零量的记述。杨敬之也兼顾开拓层孔虫化石研究的重任。他于1962年与董得源联名出版了《中国的层孔虫》一书,也是我国古生物学研究第一轮总结——《中国各门类化石》的一部分,以后,他又发表了论文“贵州独山中泥盆统鸡高寨段中的层孔虫”(1963年)、专著《广西中东部泥盆纪层孔虫》(1979年,与董得源合著)等,他建立了适应我国层孔虫化石实际情况的新分类系统,先后建立了6个新属,近200个新种,并基本树立起了我国很多地层的层孔虫生物地层柱子。他也成为大家公认的我国层孔虫古生物学的重要学科带头人。
从一专多能的地层学家到石炭系地层学权威
杨敬之早年从事区域地质、矿产地质的调查和研究,他涉及到了从前寒武系到第四系的所有地层。在他的后半生,研究重点集中在晚古生代地层,特别是石炭纪地层。他出席了1959年在北京举行的第一届全国地层会议,并担负起总结石炭纪地层之重任。1960年,他发表了“中国石炭纪地层”这一总结性文章。1962年他又与盛金章、吴望始、陆麟黄合著出版了《全国地层会议学术报告汇编:中国的石炭系》专著,此文此书堪称我国石炭纪断代地层学的经典之作。他紧接着冲出国门,走向世界,于1963年出席了在法国巴黎召开的第五届国际石炭纪地层地质大会,全面介绍了我国石炭纪地层和地质历史的研究成果,引起国际同行极大兴趣,扩大了我国在这一领域的国际影响。
杨敬之与很多同志联合发表了很多关于石炭纪地层之研究成果,特别提出了石炭系二分的观点。1983年,他出席在西班牙马德里召开的第10届国际石炭纪地层地质大会,提出上述观点,受到国外同行普遍重视,他也在会议上被推举为石炭系内部分界工作组成员及国际石炭纪会议常设委员会委员,并被确定负责筹备1987年在中国召开的第11届国际石炭纪地层地质大会。此会于1987年8月在北京召开,他担任大会学术委员会主席,圆满完成了任务,大大提高了我国在地层地质学界的国际地位,为祖国争光添彩。
乐育英才 探讨古生物学发展战略
杨敬之在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长期担任学术委员会委员等领导职务。他很重视青年科技人员的培养,他亲自培养了10多名青年科技人员,还培养了7名研究生,都成为我国著名的古生物地层学家。
杨敬之还担任过中国古生物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地质学会地层古生物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学术团体领导。他多次发表文章,阐述古生物学的发展战略,指出古生物学而今面临着方法的改进、技术的革新,要从外部形态和内部构造的描述与探索,走向与周围环境的综合研究,走向与其他相关学科的综合研究。这些精辟见解为广大古生物科学工作者指明了方向。
作者:潘云唐,原刊于《化石》2005年第2期
汇编于《却顾所来径——中国古生物学家的化石人生》一书
编辑:刘琮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