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科研速递
全球资讯
国内资讯
国外资讯
科学人物
国内科学家
国外科学家
科普聚焦
科普文章
著名化石群
科普基地
图书刊物
化石知识
基础知识
图片中心
图片新闻
化石鉴赏
精美复原图
视频放送
科普视频
人物访谈
视频新闻
化石爱好者之家
品牌专题
全国化石爱好者大会
“我身边的化石”科普创作大赛
化石网科普基地
化石产地媒体行
首页
科研速递
全球资讯
国内资讯
国外资讯
科学人物
国内科学家
国外科学家
科普聚焦
科普文章
著名化石群
科普基地
图书刊物
化石知识
基础知识
图片中心
图片新闻
化石鉴赏
精美复原图
视频放送
科普视频
人物访谈
视频新闻
化石爱好者之家
品牌专题
全国化石爱好者大会
“我身边的化石”科普创作大赛
化石网科普基地
化石产地媒体行
全球资讯
国内资讯
国外资讯
国内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全球资讯
>
国内资讯
03
2021-08
榆社县古生物化石国家地质公园科普教育基地揭牌
榆社县古生物化石国家地质公园科普教育基地揭牌(化石网整理)据山西新闻网(贡建瑜 赵培璜 杨改燕):7月30日上午,学党史 办实事 晋中市科普教育基地联动开放启动仪式暨榆社县古生物化石国家地质公园科普教
榆社县古生物化石国家地质公园科普教育基地揭牌
(化石网整理)据山西新闻网(贡建瑜 赵培璜 杨改燕):7月30日上午,“学党史 办实事 晋中市科普教育基地联动开放”启动仪式暨榆社县古生物化石国家地质公园科普教育基地揭牌仪式在山西榆社县博物馆举行。省科协党组书记冯志君出席,晋中市委副书记、宣传部部长、政法委书记任秀红宣布活动启动。省、市科协及榆社县相关领导参加。
榆社县委书记张英杰致辞时指出,科普教育基地是面向公众开展科普教育活动的重要阵地和优势平台,榆社县将以本次活动为契机,积极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知识,启迪科学思想,团结引导广大科技工作者和企业科研人员,大力发扬红色传统、赓续精神血脉,为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榆社县委、县政府将竭尽所能提供最优服务,不遗余力给予坚实保障,积极推进化石科研科普化,培育生态文旅新业态,实现科研、生态、文化、经济“四位一体”协同推进,坚定蹚出一条产学研游高质量转型发展的“榆社路径”。
晋中市科协主席常许雁讲话,她表示,晋中市科普教育基地是面向公众开展科普教育活动的重要阵地和服务平台。组织全市科普教育基地联动开放,是科协系统充分发挥现有科普资源优势、开展服务全民科学素质提升的一次具体行动,也是激发党员干部群众和青少年爱党爱国的重要举措。
省科协党组书记冯志君对榆社深厚的文化底蕴给予了高度赞誉;对榆社科普工作做出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对晋中市科普教育基地联动开放活动提出了殷切期望。
随后,省科协党组书记冯志君和晋中市委副书记任秀红、榆社县委书记张英杰、晋中市科协主席常许雁共同为榆社县科普教育基地揭牌。
近年来,榆社县科普教育基地不断加强科普阵地建设,提升基层科普服务能力,推动科普工作社会化、群众化、常态化,打造了博物馆室内科普与户外研习为特色的科普活动,为全民科普素质提升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科普基地狠抓与科研院所联合,成功对接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建设邱占祥院士工作站,推动科普活动更上一层平台,促进全县科普教育基地持续健康发展,进而为打造榆社化石文化品牌打下坚实基础。
02
2021-08
中国地质学会公布第一批精品地学研学路线
地球的时空之旅mdash参观地质博物馆生命从不孤独mdash叠层石化石赏鉴(化石网整理)据长城网(记者 康宁 通讯员 贾瑞婷 ):7月23日,中国地质学会公布第一批精品地学研学路线。由河北地质职工大学申报的石家庄西部
“地球的时空之旅—参观地质博物馆”
“生命从不孤独—叠层石化石赏鉴”
(化石网整理)据长城网(记者 康宁 通讯员 贾瑞婷 ):7月23日,中国地质学会公布第一批精品地学研学路线。由河北地质职工大学申报的“石家庄西部山区长城系地层构造及化石探秘”地学研学路线入选其中。
该研学路线是依托河北省地质博物馆和河北地质职工大学石家庄西部太行山区地质认识实训基地,遵循“大地质,小现象”的理念和培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意识的设计思路,将研学路线设计为四个主题,分别是“地球的时空之旅—参观地质博物馆”“时光无言岩有言—探索地球运动痕迹”“山水相依—白鹿泉成因探究”“生命从不孤独—叠层石化石赏鉴”。
通过踏山探水,以野外典型地质现象为抓手,大入小出,使中小学生全面认识地球科学,了解地球的前世今生,展开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大探究,大探索,大发现,提升中小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帮助中小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深刻理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培养热爱地球、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据了解,为了响应教育部等部委对开展科普研学工作的号召,推动地学科普研学工作的开展,根据《中国地质学会精品地学研学路线、课程评选办法(试行)》,中国地质学会开展了第一批精品地学研学路线的申报和推荐工作。本批次精品地学研学路线有效期为2021年7月至2024年7月。
中国地质学会有关人士表示,将择机对14 条精品地学研学路线进行颁证,希望获评第一批精品地学研学路线的单位再接再厉,进一步创新工作形式,完善工作机制,增强科普研学功能,充分发挥精品地学研学路线的示范作用,为推动我国地学科普研学工作作出新的贡献。(原标题:用河北“活”资源,讲“活”地球故事)
02
2021-08
“揭秘侏罗纪”淄博市首届沉浸式超级恐龙科普展启幕
揭秘侏罗纪淄博市首届沉浸式超级恐龙科普展启幕(化石网整理)据大众日报淄博融媒体中心(记者 张亚军 通讯员 阎哲):7月31日上午10时,备受期待的SM淄博淄川城市广场揭秘侏罗纪淄博市首届沉浸式超级恐龙科普
“揭秘侏罗纪”淄博市首届沉浸式超级恐龙科普展启幕
(化石网整理)据大众日报淄博融媒体中心(记者 张亚军 通讯员 阎哲):7月31日上午10时,备受期待的SM淄博淄川城市广场“揭秘侏罗纪”淄博市首届沉浸式超级恐龙科普展启幕。远古神秘化石,史前恐龙巨兽,奇幻丛林探险……形态各异的史前“地球霸主”分布于展馆各处,吸引了众多市民带着自家萌娃前来参观体验。
“爸爸,这个恐龙好大呀!为什么现在没有了呢?”市民夏先生一家三口当天早早赶到SM广场,站在高达6米的马门溪龙骨架模型前,孩子仰着头不禁发出感叹和疑问。“孩子知道这里要办科普恐龙展的消息,这两天一直高兴得不得了,今天来一看,现场真的很棒。”夏先生对本次活动赞不绝口。
据悉,本次展览设有近1000平米的超大沉浸式恐龙主题展馆,融合科普、教育、互动、游乐为一体,将恐龙仿真模型和古生物化石相结合,综合展示侏罗纪时代的复原和现代新媒体科技的呈现。
尤其是在仿真恐龙模型区,蜿龙、霸王龙、剑龙、三角龙等诸多仿真恐龙模型,配合声光电等特效,人一经过恐龙身边它就会摇头摆尾,高度还原侏罗纪时期恐龙生活习性,让孩子近距离感受来自亿万年前恐龙帝国的震撼。参观市民纷纷拿出手机给孩子拍照,和史前地球霸主一同留下美好回忆。
“恐龙到底生活在什么年代?它们是如何生存的?恐龙的种群有哪些?作为曾经的霸主,它们是因何灭绝的?”为解答现场小朋友们心中的疑问,本次展览开幕式上特别邀请从事古动物研究工作30年的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化石》杂志主编郭建崴老师现场讲解,系统介绍了恐龙的起源、类型、生活习性以及灭绝等种种科学假说,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最强恐龙科普讲堂”。
活动主办方介绍,本次活动为期2个多月,将一直持续到10月7日,每个周末都会举行专业恐龙科普小课堂,纸箱恐龙DIY;9月19日SM广场6周年庆还将举行百只恐龙巡游庆生活动……总之,集知识与趣味于一体的“探秘侏罗纪”超级恐龙科普展一定会让喜爱恐龙的大朋友和小朋友们不虚此行。
01
2021-08
百年泥河湾展现研究发展崭新一页
泥河湾发现百年暨河北省泥河湾研究中心揭牌仪式举行(图片:河北考古公众号)(化石网整理)据中国科学报(徐建辉):近日,泥河湾发现百年暨河北省泥河湾研究中心揭牌仪式在河北省泥河湾研究中心举行。同时,旧
泥河湾发现百年暨河北省泥河湾研究中心揭牌仪式举行(图片:“河北考古”公众号)
(化石网整理)据中国科学报(徐建辉):近日,泥河湾发现百年暨河北省泥河湾研究中心揭牌仪式在河北省泥河湾研究中心举行。同时,旧石器时代人类演化与遗传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泥河湾工作站揭牌,泥河湾研究中心中外科学家聘任仪式举行,泥河湾研究中心与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共建共享以及泥河湾遗址群考古研究框架协议签订,这一系列学术活动的举行,为泥河湾研究揭开了崭新的一页。
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在仪式讲话中说,泥河湾幅员辽阔,自古就具有开放包容的积淀,新揭牌的泥河湾研究中心应努力提升研究能力,敞开胸怀,高标准定位,聚焦世界前沿课题,不断吸收中外高水平考古力量和学术成果,统筹解决科考、保护、对外合作交流等问题,形成泥河湾考古发掘的合力,让泥河湾成为世界的泥河湾。
据了解,至今,泥河湾已经出土了数十万计动物化石和各种石器,几乎记录了从旧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代早期人类发展演变的全过程,是目前世界上石器文化序列保存最完整的地区之一,被誉为“东方的奥杜威峡谷”、旧石器时代的考古圣地和“远古人类的东方故乡”。
一百多年前,古人类学家在非洲坦桑尼亚北部维多利亚湖东岸的奥杜威峡谷,发现了多处早期能人的遗迹和遗骨化石。这条被称为东非大裂谷的峡谷,呈东西向,长约50千米,深约900米。
从1931年起英国人类学家路易斯·利基坚持在这里进行考察,获得了多种动物化石及石器。1959年夏在这里发现东非人化石,1960年又发现能人化石及利基猿人化石。
科学家将峡谷中的沉积物分为四层,第一层和第二层下部为早更新世地层,第二层上部及第三、四层为中更新世地层。在一系列湖相沉积物中夹有数层火山沉积物。
根据钾氩法测量结果,第一层底部沉积物的绝对年龄为距今约200万年,第四层最上部的地层为距今约40多万年。对欧洲更新世早期维拉弗朗层标准地点进行的测量结果也符合这一结论。
自奥杜威峡谷向北,经肯尼亚的图尔卡纳湖(旧称鲁道夫湖)达到埃塞俄比亚的奥莫河谷,如今已发现人类化石产地数十个,发现了数量极多的不同发展阶段的人类化石,尤以早期猿人、南猿等更为引人注目。
也是在上世纪20年代初,在遥远的中国河北省阳原县东部一个叫泥河湾的小村庄,天主教堂神父文森特发现了一批古生物化石,汇报并答应交给法国古生物学家桑志华神父进行研究,并作为即将建成的天津北疆博物院的展品。
1924年9月,法国古生物学家德日进和桑志华在考察内蒙古萨拉乌苏的返回途中来到张家口,会同美国地质学家巴尔博在泥河湾进行了短暂的地质考察。他们认为距今约二百万年前,远古的人类就活动在这片土地上。巴尔博将化石产出的河湖相地层定义为“泥河湾层”,时代属于更新世早期。
1978年中国考古工作者尤玉柱、汤英俊、李毅等在泥河湾附近的小长梁发现了大量旧石器和哺乳动物化石。其中包括大量的石核、石片、石器以及制作石器时废弃的石块等。
截至2012年底,在泥河湾层发掘并登记在册的旧石器时代文物遗址有156处,涵盖了距今200万年至距今1万年的旧石器时代不同阶段,包括距今170万年的马圈沟遗址、136万年的小长梁遗址、110万年的东谷坨遗址、79万年的马梁遗址、30多万年的山兑遗址群、20~16万年的侯家窑遗址、8.6万年的板井子遗址、4.5万年的西白马营遗址、1.6~1万年的虎头梁遗址群,等等。
伴随着在这里进行的大量科学研究工作,泥河湾层、泥河湾盆地、泥河湾动物群和泥河湾旧石器文化等科学名词,从第四纪地质学、古生物学、古人类学、古地理学及旧石器时代考古学等多学科角度被一再提起,“泥河湾”作为学术名词登上了科学殿堂。
20世纪20年代,仰韶村、周口店、殷墟等遗址的发掘,标志着中国现代考古学的诞生。1929年北京猿人头盖骨的出土,古人类用火遗迹的发现,使北京周口店地区闻名于世。后来,那里又发现了距今3万年的山顶洞人头盖骨,使中国北方的古人类演化序列逐渐完整。然而,已故中国科学院院士贾兰坡等曾向人们提示,泥河湾期的地层才是最早人类的脚踏地,寻找比北京人更早的古人类,要到泥河湾去深入工作。
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员谢飞表示,百万年的人类起源史和上万年的人类史前文明史,主要依靠考古成果来建构。百年来,已有50多个国家1000多名专家学者踏足泥河湾开展考察研究,发表学术论文专著千余篇,将这块神秘土地孕育的东方人类演化进程和文明发展史逐渐呈现在世人面前。
相关报道:“庆祝泥河湾发现百年暨河北省泥河湾研究中心揭牌仪式”在张家口市阳原县举行
(化石网整理)据“河北考古”公众号:2021年6月24上午,“庆祝泥河湾发现百年暨河北省泥河湾研究中心揭牌仪式”在河北省张家口市阳原县新落成的河北省泥河湾研究中心举行。本次活动由河北省文物局、中国考古学会旧石器专业委员会主办,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阳原县人民政府、河北泥河湾遗址群保护区管理委员会承办,得到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北师范大学等单位的大力支持。
国家文物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宋新潮,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与考古司司长闫亚林,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所长邓涛,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中国考古学会旧石器专业委员会主任高星,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施劲松,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那书晨,河北省文物局局长张立方,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张文瑞,张家口市政府副市长李宏,阳原县委书记、河北泥河湾遗址群保护区管理委员会党工委书记郝燕飞,阳原县人民政府县长、河北泥河湾遗址群保护区管理委员会主任何景明出席活动开幕式。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吉林大学、西北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兰州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山西省博物院、内蒙古博物院、天津自然博物馆、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贵州省考古研究所、山西省考古研究院、河北师范大学、河北省泥河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中心、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高校、科研院所的领导、专家、学者,以及河北泥河湾遗址群保护区管理委员会、张家口市、县文物管理部门等单位100余人参加活动。开幕式由郝燕飞书记主持。
仪式上,张家口市副市长李宏致欢迎词;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员、河北省泥河湾东方人类探源工程首席科学家谢飞回顾了泥河湾百年发现历程;中国考古学会旧石器专业委员会主任高星全面系统概括了泥河湾取得的历史成就,描绘了泥河湾研究中心的未来蓝图,对泥河湾未来发展以及泥河湾研究中心在泥河湾科研以及中国旧石器考古发展中的作用充满期待。
国家文物局宋新潮副局长发表重要讲话,在讲话中高度赞扬了100年来几代科学家在艰苦恶劣环境中忘我的努力和持之以恒的科学探索精神,肯定了泥河湾科研工作取得的重要成就。对建成即将投入使用的泥河湾研究中心提出了具体要求:一是高标准定位,在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考古以及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形势下,应立足新时代,承担新使命,聚焦人类的起源与演化研究等重大学术课题,目标打造成世界一流的科学研究平台;二是国际性,坚持开放包容,深化多学科、多单位的联合科研攻关,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努力建设成为国际性的旧石器和古人类学研究基地;三是助力人才培养,充分利用泥河湾研究中心的基础设施,联合相关高校、科研院所,开展专业人才培养与实践,打造旧石器考古专业人才的培养基地;四是服务社会发展,产学研相结合,科学挖掘研究推动遗址保护利用,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和遗址博物馆建设提供学术支撑,进而推动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造福当地百姓。
那书晨厅长代表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文物局对国家文物局、各科研单位和高校领导、专家们长期以来对河北文物考古工作的指导、关心和支持表示了衷心的感谢;向为河北考古工作付出大量心血、作出重大贡献的河北考古人表达了崇高的敬意;对泥河湾研究中心的正式建成揭牌表示祝贺,并提出殷切期望。他在讲话中希望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和广大考古人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和考古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牢记嘱托,不负所望,更好地肩负起考古研究使命任务;联合中外考古科研机构,持续深入推进泥河湾东方人类探源工程;加强多学科综合研究,探索未知、揭示本源,努力取得更多考古新发现、新成就;希望张家口市和阳原县继续加大泥河湾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力度,持续提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抓住冬奥机遇全力打响泥河湾这一金色品牌,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惠及当地人民群众。
仪式上,宋新潮副局长、那书晨厅长为河北省泥河湾研究中心揭牌,邓涛所长、张立方局长为旧石器时代人类演化与遗传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泥河湾工作站揭牌,张文瑞院长为科学家代表高星、谢飞颁发了特聘科学家证书,并代表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与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分别签订《河北省泥河湾研究中心共建以及泥河湾遗址群考古研究框架协议》。
开幕式结束后,活动参与人员参观了泥河湾研究中心、泥河湾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小长梁遗址等。参观过程中,宋新潮副局长对泥河湾考古发掘、遗址保护利用提出具体要求:一定坚持科学研究的目的,有明确的科学研究目标和详细可行的规划;当作一项科研工作来做,不能急于求成,贵在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工作过程中始终贯彻多学科综合研究,要坚持最小面积发掘,最大信息量的提取;考古工作者要努力研究,多出成果,多出大的成果,提高国际影响力;遗址保护利用要坚持原始景观的维持和保护,做到对原始景观、原生地貌的最小干预。那书晨厅长对张家口、阳原县政府及遗址管理部门作出具体要求:抓紧制定合理可行性的遗址利用规划,落实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和旅游设施建设,完善住宿、餐饮等基础服务条件,积极发挥文化遗产对旅游发展的吸引力和拉动,促进当地旅游事业发展,拉动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助力脱贫攻坚和美丽乡村建设。
泥河湾盆地为冀西北众多构造断陷盆地之一。1921年,盆地东端泥河湾村天主教堂神甫文森特响应天津北疆博物院创始人、法国古生物学家、考古学家、科学院院士桑志华神甫的呼吁,电话告知其在村附近发现古动物化石,并在随后访问时答应将采集到的化石交给桑志华研究。自此,泥河湾开始走进科学家的视野,至今已有百年。100年来,中外科学家开展了持续的探索,泥河湾层成为我国华北地区第四纪的标准地层,发现170多万年前至1万年前后旧石器遗址300余处,构建起东亚地区旧石器时代近乎完整的文化序列,成为研究东亚地区古人类起源、演化的热点和经典地区,被誉为“东方人类的故乡”。
为做好泥河湾的科研、保护、宣传和利用,河北省政府常务会议通过了《关于协调推进河北省泥河湾东方人类探源工程有关情况的报告》,确立了高标准建设泥河湾研究中心等八项重点工作。泥河湾研究中心占地60亩,建筑面积8000多平方米,包括科研、宣教、交流中心和考古之家四个主体建筑设施,目标为集考古研究、学术交流、考古展示为一体的国际化、生态化考古研究基地。
首页
上一页
81
82
83
84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