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科研速递
全球资讯
国内资讯
国外资讯
科学人物
国内科学家
国外科学家
科普聚焦
科普文章
著名化石群
科普基地
图书刊物
化石知识
基础知识
图片中心
图片新闻
化石鉴赏
精美复原图
视频放送
科普视频
人物访谈
视频新闻
化石爱好者之家
品牌专题
全国化石爱好者大会
“我身边的化石”科普创作大赛
化石网科普基地
化石产地媒体行
首页
科研速递
全球资讯
国内资讯
国外资讯
科学人物
国内科学家
国外科学家
科普聚焦
科普文章
著名化石群
科普基地
图书刊物
化石知识
基础知识
图片中心
图片新闻
化石鉴赏
精美复原图
视频放送
科普视频
人物访谈
视频新闻
化石爱好者之家
品牌专题
全国化石爱好者大会
“我身边的化石”科普创作大赛
化石网科普基地
化石产地媒体行
科普聚焦
科普文章
著名化石群
科普基地
图书刊物
化石知识
科普文章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普聚焦
>
科普文章
气候变暖会引发新的生物大灭绝吗?
2022年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佩恩博士发表研究论文认为,气候变暖会引发海洋缺氧,共同造成海洋生物的灭绝,他们认为,如果现在的气候变暖持续下去,到2300年就会发新的生物大灭绝事件,造成80%以上的海洋物种消失,接近2.5亿年前的二叠纪-三叠纪生物灭绝事件的幅度。
2025-04-22
这些大城市,为啥非要建在地震带上?
以山命名的断裂带多以逆断层或者正断层为主,例如发生汶川大地震的龙门山断裂带就是典型的逆断层。
2025-04-22
身披雕花甲壳的怪龙——康氏雕甲龟龙
有这样一种动物,它属于爬行纲,长着4条腿,背上有大而坚硬的甲壳,能在水里游泳。
2025-04-18
兽脚类恐龙各具特色的前爪
大家在博物馆观赏恐龙骨架时,是否留意过恐龙的前爪呢兽脚类恐龙的前肢有长有短,既有“小短手”也有“剪刀手”,手指的数量似乎也和我们不大一样。有的兽脚类恐龙有5根手指,有些则为4根或3根,还有一些数量更少,仅有2根甚至1根手指。其实,原始的恐龙是有5根手指的,在演化过程中,它们的手指数量逐渐减少,有的退化为4根,有的退化为3根,有的甚至只留下了1根手指。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兽脚类恐龙的世界,去认识几位前爪各具特色的恐龙成员吧! 1.一根手指掘蚁穴 单指临河爪龙单指临河爪龙(Linhenykusmonodactylus)是一种生存于白垩纪的小型恐龙,体长仅几十厘米,体重不足500克,属于阿尔瓦雷斯龙类。它们的前肢十分短小,只长有1根手指,这一显著特征也体现在其种加词“monodactylus(单指)”一词中。单指临河爪龙留下的这根手指有什么作用呢古生物学家推测,这种极端的退化情况可能与其生存环境以及生活习性有关。单指临河爪龙所生存的地区气候干旱,食物资源相对匮乏,此时蚁类便成为了它们主要的食物来源。单指临河爪龙的前肢虽然短小,但手指粗壮有力,凭借仅有的这根手指,它们能高效地掘开蚁穴并获取食物。单指临河爪龙生态复原图图源:wikipedia(artworkbyJuliusT.Csotonyi)单指临河爪龙复原模型图源:中国古动物馆(保定自然博物馆)2.“短手”霸主——特暴龙勇士特暴龙(Tarbosaurusbataar)与霸王龙(Tyrannosaurusrex)均为暴龙家族的成员,二者亲缘关系较近。勇士特暴龙生存于白垩纪晚期的亚洲地区,其外形与霸王龙极为相似。它们同为白垩纪晚期的顶级掠食者,拥有巨大的头骨、短小的前肢、强壮的后肢、粗壮的牙齿以及强大的咬合力。勇士特暴龙的前肢比例极为短小,甚至比霸王龙的“小短手”还要短,堪称暴龙家族中前肢最短的成员。其前肢仅有两根迷你的手指,几乎不具备实际的抓握功能。勇士特暴龙和霸王龙骨架模型图源:中国古动物馆(保定自然博物馆)勇士特暴龙复原图图源:wikipedia3.兽脚类恐龙中的“剪刀手”——镰刀龙龟型镰刀龙(Therizinosauruscheloniformis)是一种生活于白垩纪晚期的大型兽脚类恐龙,其体型巨大,体长可达9.6米。古生物学家首次发现镰刀龙的巨大指爪化石时,误以为它是种类似乌龟的大型水生爬行动物,并将其命名为“龟型镰刀龙”。直到后来,随着更多化石的发现和研究,古生物学家们逐渐认识到镰刀龙实际上是一种兽脚类恐龙。龟型镰刀龙的前爪化石模型图源:wikipedia龟型镰刀龙拥有小小的头部以及长长的脖子,主要依靠强壮的后肢行走,虽然是兽脚类恐龙,但它们以植物为食。与特暴龙的“小短手”不同,镰刀龙的前肢很长,总长度可达3米左右,且长有3个像镰刀一样的巨大指爪,长度可达75厘米。古生物学家推测镰刀龙的3个巨大指爪可用来获取食物,或者仅起装饰性作用,用于性展示、恐吓等非接触行为当中。龟型镰刀龙复原图图源:wikipedia4.四指小短手——食肉牛龙萨氏食肉牛龙(Carnotaurussastrei)是一种生活于白垩纪晚期的大型肉食性恐龙,体长可达9米,其头骨短而宽,眼睛上方长有一对短而粗厚的角,让人很容易联想到牛角,这也是其名字的由来。食肉牛龙后肢修长且强壮有力,胫部结实,踝关节位置较高,这些特征表明它们具有出色的奔跑能力,据估测最高速度可达每小时48-56公里。食肉牛龙的骨架模型图源:wikipedia食肉牛龙的前肢非常短小,具4根手指,与大多数兽脚类恐龙不同,食肉牛龙的前肢掌心略朝后上方,而不是朝向身体,这种结构有助于在其奔跑时减轻空气阻力。古生物学家推测食肉牛龙那对短小的前肢或许在同类之间的展示行为以及求偶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萨氏食肉牛龙复原图图源:wikipedia食肉牛龙的“小短手”用于吸引配偶图源:《史前星球》第一季编辑:诸鹏飞审核:盛捷
2025-04-17
古巨蜥,被人类“团灭”的前澳大利亚大陆霸主
物种名片古巨蜥发现地点:大洋洲,澳大利亚生存时代:更新世,150万至5万年前物种体型:体长约6米,体重接近1吨物种食性:肉食性物种分类:脊索动物门,爬行纲,有鳞目。
2025-04-11
牙形石:远古海洋中的微型传奇
极少数情况下,牙形动物口咽部位的硬体器官可以部分或完整地保存在一起,呈对称结构,有规律地排列在岩层中,我们称之为牙形石多分子器官,其中的单个牙形石就是牙形分子,保存了这种器官的化石即自然群集标本。
2025-04-08
濛溪河遗址群填补东亚现代人起源演化空白
3月31日, 202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初评结果揭晓,根据投票结果,四川濛溪河遗址群等20个项目入围终评,角逐202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2025-04-08
古生物的便便不要扔,可以建食谱、挖磷矿,隔壁科学家都羡慕哭了
在捣鼓粪化石研究的同时,巴克兰还给自己定制了一张粪化石桌,桌面嵌满经过抛光打磨的鱼粪化石,用来招待晚宴肯定别有一番风味。
2025-04-07
我们都是被闪电“劈”出来的?
默奇森陨石,与地球上的某些暗色火成岩非常相似阿连德陨石,这是一种典型的球粒陨石,2020年有科学家发表论文号称在编号为Acfer-086和CV3的阿连德陨石中都发现了Hemolithin蛋白质。
2025-04-02
黄河古象化石是怎么形成的
它是第一部关于黄河象专业性研究和报道的著作,该专刊正式将这头生活在300万年前庆阳地区马莲河畔的古象命名为黄河剑齿象,又称黄河象,书中详细地讲述了黄河象化石的保存情况、个体特征、地质时代、岩石地层等,并推断了黄河象的年龄和性别。
2025-04-01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查看更多(1/17)
关闭
首页
科研速递
科研速递
返回上一级
全球资讯
全球资讯
返回上一级
国内资讯
国内资讯
返回上一级
国外资讯
国外资讯
返回上一级
科学人物
科学人物
返回上一级
国内科学家
国内科学家
返回上一级
国外科学家
国外科学家
返回上一级
科普聚焦
科普聚焦
返回上一级
科普文章
科普文章
返回上一级
著名化石群
著名化石群
返回上一级
科普基地
科普基地
返回上一级
图书刊物
图书刊物
返回上一级
化石知识
化石知识
返回上一级
基础知识
图片中心
图片中心
返回上一级
图片新闻
图片新闻
返回上一级
化石鉴赏
化石鉴赏
返回上一级
精美复原图
精美复原图
返回上一级
视频放送
视频放送
返回上一级
科普视频
科普视频
返回上一级
人物访谈
人物访谈
返回上一级
视频新闻
视频新闻
返回上一级
化石爱好者之家
化石爱好者之家
返回上一级
品牌专题
品牌专题
返回上一级
全国化石爱好者大会
全国化石爱好者大会
返回上一级
“我身边的化石”科普创作大赛
“我身边的化石”科普创作大赛
返回上一级
化石网科普基地
化石网科普基地
返回上一级
化石产地媒体行
化石产地媒体行
返回上一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