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科研速递
全球资讯
国内资讯
国外资讯
科学人物
国内科学家
国外科学家
科普聚焦
科普文章
著名化石群
科普基地
图书刊物
化石知识
基础知识
图片中心
图片新闻
化石鉴赏
精美复原图
视频放送
科普视频
人物访谈
视频新闻
化石爱好者之家
品牌专题
全国化石爱好者大会
“我身边的化石”科普创作大赛
化石网科普基地
化石产地媒体行
首页
科研速递
全球资讯
国内资讯
国外资讯
科学人物
国内科学家
国外科学家
科普聚焦
科普文章
著名化石群
科普基地
图书刊物
化石知识
基础知识
图片中心
图片新闻
化石鉴赏
精美复原图
视频放送
科普视频
人物访谈
视频新闻
化石爱好者之家
品牌专题
全国化石爱好者大会
“我身边的化石”科普创作大赛
化石网科普基地
化石产地媒体行
化石爱好者之家
当前位置:
首页
>
化石爱好者之家
跟着“化石猎人”进山寻宝探寻2亿年前的秘密
↑ “旭日凌晶”发现的南京鱼化石亮相第二届中国南京(国际)矿物宝石化石博览会。受访者供图梅雨季一过,“憋”了一个月的化石爱好者韦元晨忍不住又“出动”了,目的地仍然是“老地方”——宁镇山脉。去年8月,他在这儿发现了一块很漂亮的菊石化石,从那之后,基本上每个周末他都会来转转,有时一待就是一整天。韦元晨说,南京有一群像他这样喜欢在山野中寻找古生物化石的爱好者,在“圈”里,他们有一个酷炫的名字——“化石猎人”。行走山野间,探寻2亿年前的秘密“前段时间一直都是绵绵的梅雨季,没什么机会出来,现在终于能来看看石头了。”7月20日,记者跟随韦元晨来到南京和句容交界的宁镇山脉附近。这是一处废弃的矿坑,山体呈现出不同寻常的黑色。韦元晨解释说,不同的颜色代表不同的地层,黄色岩石较为常见,而这些黑色的石头并不常见,被称为“煤矸石”,“可以理解为一种含碳量较低的‘煤’。它是一种沉积岩,一层一层的,就像一本书。比如这块石头,它现在已经风化得很严重了。”说话间,韦元晨拿着地质锤轻轻一敲,眼见这块煤矸石一层一层碎裂开,仔细观察,能看到其中布满了密密麻麻的贝壳化石。“那天我在附近游玩,本来什么都没发现,准备离开的时候,突然看见一块像海螺一样的菊石长在一块大石头中,当时觉得很神奇,因为以前我只在博物馆看到过。”韦元晨回忆说,他发现的这块菊石呈立体螺旋纹状,直径在4厘米左右。从那以后,他便迷上了野外“采石”。不光能说出化石的名字,还能解释其生成原理,如今的韦元晨已是社交媒体上的化石科普博主。“比如,这些灰黑色的石头被称为‘暗色岩’,出现在大约2.52亿年前,说明原先这块区域是一片宁静的浅海,随着火山喷发,这片区域被瞬间掩埋。这场全世界范围的灾难在古生物史上被称为‘二叠纪末大灭绝’,它是地球生物史上最严重的一场灾难。我们所探索的这片暗色岩矿场,是这场大灭绝曾经蔓延到南京附近的有效证据。”他指着黑色的山体对记者说。化石修复,还原“一条鱼”和韦元晨不同,另一位“化石猎人”“旭日凌晶”则致力于化石修复。去年11月,“旭日凌晶”在栖霞山龙潭附近徒步时,意外发现了一个“石蛋”,“这种结核石,看上去很像句容曾经发现过的鱼化石。”今年上半年,他花了五六天的时间将其修复好,鱼的身形被基本还原,不仅鱼鳞清晰可见,摸上去还能感受到其中的层次。后来经专家鉴定,这是一条来自约2.4亿年前早三叠纪的裂齿鱼化石。今年5月底,这块鱼化石还亮相于第二届中国南京(国际)矿物宝石化石博览会。在位于溧水的“旭日凌晶”的工作室内,记者看到,房间里堆放了大大小小几十种化石,有的只有几厘米长,有的如鞋盒般大小。“旭日凌晶”介绍,修复化石,通常是利用化石薄弱面的自然纹理,用锤子轻轻敲打,等石头“变酥”了,再从中劈开。这种方式相当讲究“手感”,即便是熟练的人,成功剖石的概率也只有一半。近些年,也有人尝试用气动笔打磨,慢慢剔除鱼身上的石头,这种方式更费时间,但露出的鱼身、鳞片则更显立体。“修复好后,有些我会提供给科研院所,希望能为古生物研究助一份力。”请珍惜大自然的馈赠,“盲采”不可取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南京古生物博物馆副馆长傅强告诉记者,探索和发现化石的工作量巨大,需要民间力量的参与。“‘化石猎人’有其优势所在,其一,时间相对灵活;其二,对当地地形较为熟悉;其三,掌握一定的地质和古生物知识,具备辨识能力,能给科研院所提供帮助。”去年,上海小学生孟祥睿在宁镇山脉附近首次发现了海生爬行动物化石,就是经过“旭日凌晶”的牵线,捐赠给了南京古生物博物馆。近年来,南京古生物博物馆也在积极开展“化石小猎人”研学活动,今年已举办了七八期。作为南京古生物博物馆的合作对象,“旭日凌晶”和韦元晨经常带领这些“小猎人”去博物馆的学习基地进行现场体验。“以往孩子们都是从博物馆或书本上看到这些化石,现在带他们到现场体验,将理论和实践相统一,让他们的印象更加深刻了。”“旭日凌晶”同时提醒,寻找化石需要一定的知识储备,最好有专业人士带领,贸然行动不仅找不到化石,还很可能破坏大自然的宝贵馈赠。“很多人因为缺少专业知识,要么把化石敲碎了,要么把化石当普通石头扔掉了,太让人痛心了!”韦元晨还提醒市民,尽量避免在刚下过雨后和高温天气下进山,以免遇到山体滑坡和中暑。来源:金陵晚报作者:陈舟扬编辑:诸鹏飞审核:盛捷
2024-07-25
白志君:做古生物化石的守护人和传播者
更好地保护和宣传好阳泉化石,白志君经常开展化石科普、化石普法等相关活动。
编者按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重要指示精神,充分展示科技工作者在科普领域的价值和引领作用,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之际,市科协、阳泉日报社共同开设“讲好科普故事 传播科普典范”专栏,深度挖掘我市热爱科普事业,具备“献身、创新、求实、协作”科学精神和良好职业道德的科普工作者,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和感人故事,进一步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在全社会形成热爱科学、崇尚创新的良好氛围。当爱好和事业完美融合,生活就有了源源不断前行的动力,生命就更有价值。 ↑ 白志君在矿区南楼小学“聆听化石故事,走进远古世界”科普活动中作现场讲解。走进我市化石爱好和研究者白志君家中,仿佛进入一个小型的地质博物馆。地上、墙上,摆放着各式各样的古化石标本,标本记录着各类形态属植物和海洋生物的遗骸。小心翼翼地拿起一个个标本,白志君徐徐讲述它们的名称、由来,将他与化石的故事娓娓道来。1988年,白志君生于我市矿区的一个煤矿工人家庭。从小,他就喜欢捡拾各种奇形怪状的石头。小学二年级的一天,白志君在一矿的煤矸石山上找到一块带有叶片痕迹的石头,正是这块石头激起了他探索学习的欲望。从此,他与化石结下了不解之缘。2009年,白志君成为一名煤矿工人。稳定的收入支持了他探索远古生物的梦想,他通过地图研究野外考察路线,田间地头、溪边沟谷、道路建设挖开的剖面、矿业开采的露天矿坑,都是他搜寻古生物化石的理想场所。工作之余,他常沿着山谷沟渠徒步一整天,在煤矸石中寻找各种远古植物印记,在石灰岩中寻找海螺贝壳化石,在黄土中寻找远古动物遗骨化石……带着跋山涉水捡到的各种“石头”回到家,白志君总是难掩心头的喜悦。“我好奇这上面的图案是如何形成的,它生活在什么年代,处在一个怎样的环境。”白志君说。所以,白志君回到家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赶紧清理标本,在他看来,古生物化石就像一页一页的古书,生动、形象地展现了远古时期的地形地貌以及气候特征。为此,他将40平方米的屋子当成了堆放化石标本的仓库,源源不断往里面搬运、储存。为弥补认知的局限,白志君经常在网上与化石爱好者交流,向资深人士和专家请教古生物化石方面的知识,将采集到的标本送给专家研究。从喜欢到痴迷,从业余爱好到专业研究,白志君收集了千余种、上万块化石标本,他的执着也引起各界关注,得到了省内外化石研究领域相关专业机构及专家的帮助和支持。2012年,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的专家专程来到阳泉,参观白志君的古生物化石“家庭博物馆”。2016年8月20日,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举办第七届全国化石爱好者大会,白志君作为化石爱好者受邀参会,展示了阳泉精美的古生物化石,让专家和化石爱好者了解到我省丰富的古生物化石资源。日积月累,白志君对古化石的收集有了更多的专业知识支撑。多年来,白志君发现的大量珍贵古生物化石相继被中科院及多所高校用于开展相关研究。2020年7月,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刘俊在《古脊椎动物学报》上刊文指出,白志君在桃河流域发现的二齿兽类头骨化石,是隐齿兽目某个支系在中国的首个代表,专家将这件化石以白志君的姓氏命名,国际命名为白氏桃河兽。此外,目前为止,始椎类最“长寿”化石、在华北板块乃至东亚首次发现并获得国际命名的阳泉长寿螈,我国首次发现的瓣齿鲨,还有混合阳泉木、梅氏达姆德木、华北最古老的木化石群等的发现,无不凝结着白志君的心血。古生物化石是人类共同的财富。白志君将自己收集的部分化石标本捐献给阳泉市博物馆、山西地质博物馆、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供专业机构保存和研究。为更好地保护和宣传好阳泉化石,白志君经常开展化石科普、化石普法等相关活动。他先后在沙台小学、段家背小学、洪城河小学、赛鱼小学、红岭湾小学、下站小学、新泉小学、山西工程技术学院、市图书馆、市规划展览馆、市博物馆开展公益性化石科普讲座;在市老干部活动中心、矿区石卜咀村开展公益性的化石科普展览并担任解说员;每年的10月11日“国际化石日”当天,在市民聚集区域开展化石普法与科普宣传活动。他说:“在远古生态圈的生物链中还有许多远古生灵未被发现,我们共同努力,探寻未发现的,研究已发现的,用科学的态度和方法解开阳泉化石密码,引导青少年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描绘远古生态环境的图谱,展现文化自信和文明力量。”2019年2月,通过市委人才政策通道,白志君成为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地质环境和采矿检测中心的职员,这为他开展化石研究提供了更为便利的条件。研究收集之余,白志君不忘化石资源科普和保护利用,先后建议并参与了南山公园化石科普园建设、三泉村科达木化石发掘保护、化石保护区域树立保护标志和界桩等项目;每年制订古生物化石资源普查工作计划,开展化石资源巡查和保护;将自己采集的化石无偿支持市老干部活动中心、赛鱼小学、下站小学、矿区绿鑫草莓基地化石科普馆(站)建设,协助山西工程技术学院打造地质文化园,支持配合矿区桥头街道打造“李四光纪念馆”,配合红岭湾小学打造化石科普站。2021年6月2日,白志君发起的“阳泉市古生物化石保护协会”经市行政审批管理局和市民政局备案后正式成立。“吸纳社会各阶层人士共同参与化石保护和研究,指导化石爱好者合法收藏化石,共同学习和普及古生物化石法规与自然历史科学知识,促进我市古生物化石衍生的文旅产业发展。”白志君说,这是成立阳泉市古生物化石保护协会的初衷。普及科学知识、传递科学理念、弘扬科学精神。如今,南山公园化石科普园向公众开放,走进化石科普园,宝石状外形的玻璃罩引人注目,罩内有两株科达木化石,是我市主要的成煤植物。“虽然科达木已经灭绝,但窥一斑而知全豹,通过研究科达木化石,能够让人们更直观地了解地球的历史、环境的衍变、生命的演化,从而提高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白志君说。原标题:《讲好科普故事 传播科普典范|白志君:做古生物化石的守护人和传播者》来源:阳泉日报作者:薄红贞编辑:诸鹏飞审核:盛捷
2024-06-03
这个小小讲解员为何“一讲成名”?
张书铖利用周末和节假日时间提供志愿讲解服务,深受市民游客喜爱,成了博物馆的“网红”讲解员。
身穿黄色志愿者小马甲,佩戴好扩音器,今年9岁的甘肃省博物馆讲解员张书铖从容走进展厅。他字正腔圆的讲解和落落大方的谈吐吸引了不少游客驻足赞叹。张书铖是甘肃省兰州市七里河区秀川小学三年级学生。2023年2月,甘肃省博物馆面向社会招募少年志愿讲解员,张书铖积极报名参加。选拔考核前,他不仅熟记了博物馆提供的相关资料,还把对应文物图片贴在墙上反复练习,最终脱颖而出,成为甘肃省博物馆一名小小讲解员。一年多来,张书铖利用周末和节假日时间提供志愿讲解服务,深受市民游客喜爱,成了博物馆的“网红”讲解员。为了鼓励张书铖,家里一整面墙的书柜上摆满了地理、历史、文学等方面的书籍,家人会花大量时间陪伴张书铖阅读和演讲。“六一”儿童节前,张书铖应邀走进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演播厅,参加“六一”晚会节目的录制。站在舞台上的张书铖显得更加自信,“我喜欢读书,喜欢和大家分享知识,我觉得一定能把我喜欢的这些事一直做下去。”张书铖说。原标题:《了不起的童年丨这个小小讲解员为何“一讲成名”?》来源:新华网作者:陈斌 编辑:诸鹏飞审核:盛捷
2024-05-30
化石修复师胡永忠:揭秘亿万年前自贡生物密码
“通过修复化石,便可探索这里地质变化的奥秘,探寻亿万年前的沧海桑田。”胡永忠说道。
↑ 视频:曾涛今天我们所熟悉的自贡,是一幅水绿交融、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画卷。但你知道1亿多年前的自贡是什么样吗?在第48个国际博物馆日到来之际,记者走进自贡恐龙博物馆,探访恐龙化石标本修复师鲜为人知的幕后工作,看他们如何“唤醒”侏罗纪的恐龙,揭秘亿万年前自贡生物密码。↑ 团队协作修复、复原恐龙化石 记者 叶卫东 摄“嘭嘭嘭……哒哒哒……”在自贡市大安区大山铺镇的一个不起眼的院落里,每天都会传出各式工具的合奏曲,这便是恐龙馆化石标本修复与复原工作的场所。“这是甘氏四川龙头部的化石标本,在复原时要采用从外到内、从高到低的原则对牙齿进行复原。”自贡恐龙博物馆陈列部负责人胡永忠身着工作服,脸庞被阳光晒得黝黑,汗水浸湿了额头,依旧一丝不苟地向两名晚辈嘱咐道。↑ 修复与复原工作是各种知识的叠加,青年一代虚心学习 记者 叶卫东 摄↑ 修复与复原化石标本 记者 叶卫东 摄↑ 修复与复原工作耗时很长 记者 叶卫东 摄55岁的胡永忠是自贡市富顺县怀德镇人,儿时曾来到市川剧院当学员,后当兵入伍,在1993年退伍后来到自贡恐龙博物馆保卫部工作。2002年,该馆进行首次大规模展厅陈列改造,胡永忠跟随前辈参与了恐龙化石标本修复与复原工作,至今已直接与化石标本打了22年交道。↑ 修复及复原前的挑选环节 记者 叶卫东 摄↑ 自贡恐龙博物馆在“大山铺恐龙化石群遗址”上就地兴建 记者 叶卫东 摄“我们主要从事恐龙化石标本的展品制作、修护和展览设计,部门里12个同事各有专长,一起组成了很棒的陈列部团队。”见记者将镜头多次对准自己“咔擦”时,长期与化石标本“对话”的胡永忠有些不好意思,直说“多写同事们”。↑ 胡永忠专注工作中 记者 叶卫东 摄↑ 接续传承,胡永忠为培训青年一代修复师指导示范 记者 叶卫东 摄↑ 化石修复与复原是一项团队协作性很强的工作 记者 叶卫东摄↑ 修复前的挑选环节 记者 叶卫东 摄在自贡恐龙博物馆,胡永忠和同事们修复的各种恐龙化石,都是无价之宝。“几亿年前的生命,经过我们的修复呈现给几亿年后的观众,这种感觉非常奇妙!”胡永忠说,如果想要修复一块化石,需要在显微镜下观察化石的结构和形态,再用笔去慢慢修复,剥去上面的围岩,让化石的骨骼结构逐渐显现出来。馆里一名前辈同事曾耗时3年才修复劳氏灵龙化石,自己自工作以来已经和同事修复与复原了20多具恐龙骨架。↑ 游客参观自贡恐龙博物馆 记者 叶卫东 摄自贡恐龙从1989年起走出国门,巡游天下,相继在日本、丹麦、美国、南非、澳大利亚等国家的27座城市展出,观众累计超过2000万人次,被外国友人誉为“一亿六千万年前的友好使者”。“因为恐龙化石标本的陈列布展,我走了3次韩国,1次泰国,国内城市不计其数。”胡永忠介绍道,自贡恐龙在外展出,由前期布展、观众参观和后期撤展组成,自己最长的一次前期布展在韩国连续工作了20天。↑ “世界上最好的恐龙博物馆”,迎来八方游客 记者 叶卫东 摄↑ 馆内发现原址上的遗迹 记者 叶卫东 摄“四川恐龙多,自贡是个窝。”这是我国著名古生物学家杨钟健1975年到自贡考察恐龙化石时的感叹。自贡恐龙博物馆是在“大山铺恐龙化石群遗址”上就地兴建的一座大型遗址类博物馆,也是我国第一座专业恐龙博物馆,占地面积7万多平方米,馆藏化石标本几乎囊括了距今2.01-1.45亿年前侏罗纪时期所有已知恐龙种类,是目前世界上收藏和展示侏罗纪恐龙化石最多的地方,被美国《国家地理》评价为“世界上最好的恐龙博物馆”。↑ 馆内让人震撼的俯拍视角 记者 叶卫东 摄↑ 龙宫夜景 记者 叶卫东 摄“化石标本的意义就在于,它可以告诉我们亿万年前这片土地发生的故事。通过修复化石,便可探索这里地质变化的奥秘,探寻亿万年前的沧海桑田。”胡永忠说道。原标题:《化石标本修复师:揭秘亿万年前自贡生物密码》来源:自贡网作者:陈凡逸编辑:诸鹏飞审核:盛捷
2024-05-22
化石修复师罗永明:我感知到了2亿年前的母爱!
罗永明说,“化石它可以告诉我们亿万年前这片土地发生的故事,通过修复化石,探索地质变化的奥秘,探寻亿万年前的沧海桑田,我乐在其中。”
国家一级博物馆是博物馆的最高等级。5月8日,中国博物馆协会对第五批全国博物馆定级评估一级博物馆评估结果进行公示,贵州省地质博物馆入选。贵州省地质博物馆是省内建筑面积最大的自然科学类博物馆,馆藏古生物化石、矿物晶体、岩矿标本、自然资源文化物件、地质资料等10余万件,集中展示了贵州作为“古生物王国”“沉积岩王国”“喀斯特王国”的独特魅力。博物馆于2021年8月14日开放,去年接待线下游客近94万人次。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记者走进贵州省地质博物馆,探访化石修复师的幕后工作,看他们如何“唤醒”三叠纪的古生物,揭秘亿万年前贵州生物密码。细微处一天只能修2毫米到3毫米在贵州省地质博物馆负一楼的化石修复研究室内,化石修复专家罗永明正坐在操作台前,借助显微镜全神贯注又小心翼翼地进行着一块巨胫龙化石的清理与复原工作。“出土时这块化石是被包裹在岩石中的,需要先对岩石进行清理,围岩的清理不能直接用刀去拨开或者捶打。”在罗永明身旁的抽屉里,放着笔芯大小不同的气动笔,拨开围岩和修复化石都是通过这些气动笔来完成。“我们的笔尖是不直接触碰化石的,要用气动笔的震动把包裹在化石上的围岩逐层抛掉,让围岩和骨化石骼分开,这样才能保证在化石的表面不留下气动笔的针眼。”罗永明修复的这块化石的岩石部分是泥灰岩,有2亿多年的历史,经过罗永明2个多月的精修,尾鳍、鱼头等主要结构已清晰可见,犹如浮雕一般呈现在石板上。但要全部完工,罗永明说至少还需要一个多月。“因为这块化石有三处最难修复的地方,它的头正常来讲是接着颈椎的,但现在头错位了。其次是身体,它身体大部分都是细小的肋刺,很细很密集,要在肋刺下面找骨骼很难。还有就是牙齿,它的牙齿比较密集,牙齿大约1毫米左右大小,牙齿之间的距离也只有0.5公分左右,很脆,要一个个剔出来,稍微不注意气动笔一靠上去,就会断掉,这些细微的地方一天只能修2到3毫米。”贵州的巨胫龙化石主要来自兴义,生活在约2.37亿年前,目前全国总量不超过一百块,是陆地和海洋两栖生活动物。罗永明说,“这种化石形成的概率都很低,所以非常珍贵,我们修复的不止是化石,更是在翻译历史,对于人类现在以及未来都是一笔不可估量的财富。”修复化石是一场感知生命伟大的曼妙体验在多数人眼里,化石修复是一件枯燥难熬的事,但罗永明说,“修复化石能体会到生命进化这一漫漫长河里的美妙,有时它像开盲盒,能带给你很多惊喜。”在修复的众多化石中,给罗永明留下最为深刻印象的化石,是目前在展厅陈列的一米多长的周氏黔鱼龙。他说,通过修复发现,这条鱼龙生前肚子里怀有至少9个幼体,并可以推测出它死亡之前,头部和胸部遭受过大型生物的攻击。“有几块脊椎骨发生了错位,还有几根肋骨也断裂了。身负重伤后,应该是母性的本能,为了让肚中的小鱼龙顺利出生,它选择了所有鱼龙都不敢进入的还原水层(富硫层)。还原水层不适合游泳类的生物生活,因此攻击他的生物没有继续追击。遗憾的是,周氏黔鱼龙因身负重伤,加上不适应还原水层,最后死在了还原水层。”这块周氏黔鱼龙化石,罗永明和其他专家前后修了近8个月,才得以看清它肚子里的9条小鱼龙。而这块化石带给罗永明的不仅有2亿多年前,鱼龙妈妈为了保护幼崽多次躲避攻击的感动,更让他对古生物的研究有了新的发现。“这块化石能看到鱼龙怀孕的情况,对辨别鱼龙雌雄,以及研究古地理环境具有重大意义。”说到化石修复,罗永明说,“我们的工作就是力求真实、完整、清晰地还原古生物本来的模样。”如何辨别修复出来的化石是否真实还原了古生物本来的样貌?罗永明指着正在修复的巨胫龙化石说,“就像这块,首先是看围岩和骨骼的成分,它的围岩是碳酸钙,它的骨骼大部分是磷酸钙。其次,如果是靠想象雕刻上去的,是没有化石骨纹的。你看这个化石上面,细看就能看到很多孔和纹,和动物的骨骼一样。而雕刻的就只有雕刻的印子,没有骨头的纹路。”特有的地理特点造就了贵州的“古生物王国”今天的贵州,是一幅水绿交融、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画卷。但你知道吗?两亿年前的贵州却是一片汪洋。经过复杂多样的地质演变,造就了形形色色的海洋生物。目前,贵州是全世界发现三叠纪海生爬行动物化石数量最多、种类最多的地区。这里几乎涵盖了世界上所有的化石门类,2000多个属、5000多个种类,贵州也因此在国际学界有了“古生物王国”美誉。随着贵州地质博物馆的开馆,浓缩了贵州近9亿年的地质历史以及6亿多年的古生物史展现在大家眼前,一块块化石串起了贵州的古生物演变进程,追溯了从海洋到陆地的古生物多样性。为什么贵州能保存下来这么多珍贵的化石?罗永明介绍,主要源自贵州当时特殊的海洋环境。“无论是关岭还是兴义,它的海洋环境都非常特殊,是一个比较静谧的海湾,类似于泄湖。靠深海那面有很多隆起的岛屿把海水阻隔,并分成了两层,表层是含氧丰富的正常水,但底层的是还原水,以硫化物为主,基本上没有什么高等的生物可以生存。所以死亡在海底的水生物遭到的破坏性小,随着时间的推移,就形成了现在的古生物化石。”化石修复需要持续的热爱 当前人才匮乏修复化石枯燥辛苦,有时一坐就是四五个小时,很多细微地方往往就在毫厘之间,稍不注意就可能对化石造成不可逆的损坏。加之古生物化石修复大多都需要借助显微镜,为了缓解长期在显微镜下工作损伤眼睛,以及缓解久坐带来的身体疲劳,修复工作每隔一小时左右都需要休息一次。此外,化石修复主要使用的是气动笔,长期听尖锐的气动笔声会给耳朵造成损伤,为了保护听力,修复师通常会带上耳机,听一些清缓的音乐阻隔刺耳的噪音。罗永明说,“化石修复需要持续的热爱、耐心和专注。”因为化石修复工作的特殊性,目前化石修复人才比较匮乏。罗永明说,“化石修复专业能力要求高,目前国内大学又没有这个专业。”日常工作都还好应付,尤其是一些赶时间的修复工作,人手不足带来的压力很大。“为了筹建贵州省地质博物馆,2018年开始,我们在外培训组建了20多人的临时修复组。2019年开始进行化石修复,修复了3年,到开馆都没有完全结束。我们每次到下面去指导,一去就是一两个月。”目前罗永明所在的贵州省地质博物馆只有三个化石修复的工作人员,且都不属于博物馆自己的编制。对于修复人才紧缺的问题,罗永明说,这是一个全世界都面临的共同问题。主要原因是,因为采出来的化石是受保护的,如果大学开设这样的专业,学生们的就业问题很难。用人单位要养一批人来等着修化石,又是一大笔开销。“目前普遍的解决办法就是,博物馆一般会招收学习地质专业且对古生物化石有基本认识的人才,并对其进行专业培训,我们也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加入到化石修复工作。”从事化石发掘、修复、研究工作20多年了,罗永明说,“化石它可以告诉我们亿万年前这片土地发生的故事,通过修复化石,探索地质变化的奥秘,探寻亿万年前的沧海桑田,我乐在其中。”原标题:《我感知到了2亿年前的母爱!》来源:动静贵州作者:陈艳、陈久菊编辑:诸鹏飞审核:盛捷
2024-05-20
化石修复师李刚:让关岭古生物化石重现光彩
李刚的努力和付出,让更多人了解到关岭古生物化石文化,让人们更加重视化石保护的重要性。
在关岭古生物化石群国家地质公园的展厅里,栩栩如生的鱼龙骨骼和古生物的化石令人叹为观止。这些展品的背后凝聚着化石修复师的辛勤付出。李刚是中国古生物化石保护基金会成员,长期从事古生物化石修复工作。2008年,一个偶然的机会让李刚接触到了关岭古生物化石,从此他就被深深吸引。“贵州关岭国家地质公园的海百合是目前世界上最完整,保存量、蕴藏量最大的,关岭的古生物化石是地球的一张非常靓丽名片。”中国古生物化石保护基金会成员古生物化石修复师李刚说。十六年来,李刚为关岭生物化石群国家地质公园修复的菊石类化石达上百块。“海百合完不完整,要看它的这些棘皮,还有刺,干茎,最完整的摸上去是凹凸不平,不光滑的。”李刚介绍道。化石修复不仅是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李刚对待每一件作品都如同艺术家对待自己的作品一样,精心雕琢每一个细节。无论是裂缝的填补还是碎片的粘合,李刚都力求做到最好。“修复古生物化石跟个人的喜好和性格还是有点关系的,要真正的喜欢古生物化石,修复古生物化石时,心一定静,只有心静下来以后,才可以认真的对待古生物化石。”李刚说。李刚的努力和付出,让更多人了解到关岭古生物化石文化,让人们更加重视化石保护的重要性。“我们希望未来可以做一些培训班,用我们学到的知识,让更多的孩子,让本土的孩子,说出贵州关岭的化石故事。”李刚说。来源:关岭县融媒体中心作者:聂疆编辑:诸鹏飞审核:盛捷
2024-05-11
澄江化石地解说员:撸起袖子干,挥洒汗水拼
致敬劳动者。
3日,位于云南玉溪的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遗产博物馆内,游客川流不息,各种化石标本引人入胜。澄江化石地是亚洲唯一的化石类世界自然遗产,在原址边缘建立的这个博物馆,向人们讲述了地球从生命大爆发到生命大演化,再到生物多样性的神奇故事。“各位游客,这些都是5.18亿年前的小虫虫,变成了今天的古生物化石。它们见证了寒武纪生命大爆发,开启了地球生命的新纪元……”解说员陈文秀的解说清晰而有趣,50多位游客听得津津有味。“和游客互动,关键要能回答游客的问题。”陈文秀说,“平时一天讲一场,节假日一天讲3场。能做科普工作,我很有成就感!”“‘五一’假期前3天,平均每天进馆参观的游客约1万人,全馆20个讲解员都忙不过来,我和一些工作人员也上阵讲解,已经讲了40多场。”副馆长郭进说。博物馆开馆近4年来,进馆参观的国内外游客达200多万人。“我们馆绝大多数标本都是真实的标本,从标本的质量和欣赏度来说,走在了国内前列。我们正在加强多种外语的讲解,用最新科研成果不断丰富讲解内容,努力打造一个国际化的博物馆和交流平台。”郭进说。原标题:《撸起袖子干,挥洒汗水拼》(原文有改动)来源:光明日报作者:张勇、徐鑫雨编辑:诸鹏飞审核:盛捷
2024-05-06
闹市修龙骨
作为全国约200名认证的古生物化石修复师之一,牛东毅对这项事业的热情,只增不减。
↑ 牛东毅正在修复鱼龙化石↑ 空闲时阅读专业书籍↑ 从仓库选取需修复的化石↑ 给来参观的孩子讲解化石↑ 修复化石需要耐心和细心工作室外是光谷大道上的车水马龙,工作室内则是跨越亿万年时光,与古生物化石无声地对话。47岁的牛东毅,曾是一名财务会计,但他却迷上了古生物化石修复。有时候,需要的是缘分。2012年,在朋友的引荐下,牛东毅来到了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当时,地质调查中心的龙化石博物馆急需化石修复师,尽管牛东毅毫无古生物专业背景,但他沉稳的眼神,以及喜欢篆刻而略微起茧的手指,让他被专家们一眼相中。古生物学专家程龙教授,还推荐牛东毅到北京的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北古所”),学习化石修复。有时候,需要的是悟性。牛东毅清楚地记得,在北古所学习时,专家把埋在土里的鸡骨头刨出来,给大家观察和清理,通过熟悉动物骨骼的比例、结构以及破损的形态,预测藏在石头里的古生物会保留怎样的立体形态。为弥补学科知识的不足,牛东毅自学了古生物相关课程,加上喜欢篆刻练就的功底,他在化石修复中展示出的力道、精细,都让专家学者们为之惊叹。有时候,需要的是热爱。在龙化石博物馆,牛东毅修复的各种海龙化石,都是无价之宝。一次在修复扇桨龙化石的嘴部时,一块长约一厘米的嘴骨部分被喷枪吹掉了,牛东毅趴在地上翻找了两个多小时,终于在砂石碎屑中找到了碎片并修复如初。如今,在武汉、襄阳、宜昌等多个地方的博物馆里,都留下牛东毅经手的“镇馆之宝”,他还与科研团队一起发表了多篇学术论文。走出工作室,在野外采集化石,在博物馆客串科普讲解员……作为全国约200名认证的古生物化石修复师之一,牛东毅对这项事业的热情,只增不减。(图源: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邹斌)来源:楚天都市报作者:周治涛、王志宏、黄瑞希、张航编辑:诸鹏飞审核:盛捷
2024-04-19
一诺90年 守护古生物化石
这个承诺,如同一颗种子,深深扎根在姜家的血脉中。从此,姜家的命运便与这片土地紧密相连。
薄雾渐散,连绵的方斗山脉,在熹微的晨光里舒展着优美的曲线,万州区新田镇高家村就“藏”在这片森林里。这是一个名副其实“长”在化石堆上的村,在这片18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三分之二的面积属于古生物化石保护区,这里曾出土数以万计的古生物化石,是我国第四纪哺乳动物化石研究的发祥地。↑ “长”在化石堆上的高家村。90年前,村里一名姜姓的前辈接待了一支古脊椎动物学考察队,专家离开时,这位前辈许下承诺,将守护好这片化石区。彼时的他不会想到,自己随口答应的一句话,会让一家人坚守至今。这个承诺,如同一颗种子,深深扎根在姜家的血脉中。从此,姜家的命运便与这片土地紧密相连。10年、20年、30年……这一守就是90年。一三月,风传花信山河春。姜元顺站在屋后的平坝上,望着山的远方,念叨着天暖了,进山的人又多了。巡山,守山,护山,是姜元顺的日常。我们跟着他钻进山林,背影瘦小的他健步如飞,很快甩了我们一大截,见我们跟不上,他笑着停下来,指着脚下的人行便道说:“去年路硬化了,现在好走多了,以前是条土路,是我们用脚踩出来的。”脚下这条路,是一条一米宽的人行便道,阶梯蜿蜒至尽头后消失在视线中,目光穿过密林望出去,是连绵不断的小山包,属于方斗山脉。“看到那边的山包没,用地质学的行话说,是‘露头’比较好的地方。”姜元顺向我们“显摆”起来。↑ 姜元顺指着远处的山包,分享怎样的地形下面会有化石。露头,指的是岩层裸露出来的地方,也是化石最可能掩埋的地方。在高家村这样植被茂密的地方,寻找“露头”,并不容易。“经常要到远离人烟的地方巡护,天不亮就要起床,有时遇到雷电暴雨,全身都会被淋透,摔跤、被野蜂蜇更是家常便饭。”姜元顺说,那时就一个山头一个山头地爬,已经记不清到底走了多少路。姜元顺指着远处的一片群山:“你看,从这里望出去,你们看得见的地方,我都去过。”越往上爬,台阶越陡峭,经过一段长满野草的陡坡,我们到了老屋包化石点,只见上下两个蓝色的铁棚掩映在林中,姜元顺拿出钥匙,进入棚内,一个宽4米、长10米、深10米的土坑赫然眼前。↑ 姜元顺带记者参观老屋包化石点。“这里出土的巴氏大熊猫化石骨架,为全世界同类标本中完整度最高,这里还是我国第四纪哺乳动物化石最经典的产地之一……”说到自己熟悉的领域,姜元顺滔滔不绝。找到一处角落坐下,姜元顺取下被汗水浸湿的眼镜,打算休息片刻。“跟我一起长大的伙伴都出去了,现在就我一人还在这个山窝。”望着眼前的化石坑,姜元顺突然冒出一句话,然后向我们摆谈起他的故事。时间回到40年前,当时,全国农村迎来了外出务工的热潮,对于村里的年轻人来说,生活无外乎两个选择,外出务工或在家务农。那时候村里交通闭塞、土地贫瘠,祖辈在地里刨食,刨了一辈子,也没刨出名堂。吃够了大山的苦,村里人纷纷外出,另谋生路。姜元顺却是“另类”,当村里年轻人纷纷离开家乡时,他选择留在这个山坳坳。“其实,我也曾有多次进城安家的机会,一些朋友也给我介绍过城里的工作,我都没去。”坐在化石堆上,我们从他与化石结缘开始,聊到他的“日常工作”,话题穿越数万年。但我们的心中不禁打起了问号:这条艰难孤寂的守护之路,姜元顺为何要坚持?二微风吹过,树叶簌簌作响。姜元顺似乎看出了我们的疑惑,他拿出一个已经掉漆的保温杯,抿了一口水,顺着升腾起的水汽,思绪回到了一个世纪前。1921年,一位“不速之客”的到来打破了村子的宁静。当时,美国纽约自然历史博物馆派出中亚古生物考察团来到中国,考察团的格兰阶博士找到了盐井沟。在这里,他们整整发掘了三个冬天,采集到相当完整的东方剑齿象、虎、犀牛等古生物化石,并运回美国。这批精美、完整的化石震惊了当时的古生物界,并由此拉开了盐井沟化石百年考古发掘的序幕。随后的多年时间里,这个小山沟,作为中国第四纪哺乳动物化石研究的发源地,吸引考古学家们纷至沓来,包括我国第一位古脊椎动物学家杨钟健。1934年,杨钟健率考古队来到这里考察,机缘巧合下,找到了姜元顺的爷爷姜光灿作向导。“因长期在山间挖草药,爷爷是当地出了名的‘活地图’。”讲到爷爷的故事,姜元顺兴致高了不少。↑ 姜元顺回忆姜家与化石的“缘分”。在盐井沟科考期间,杨钟健一行人在姜光灿的引路下,找到了多处极具研究价值的化石出土地。看到这些采集出来的化石标本,姜光灿才知道,原来这些看起来平平无奇的“石头”,竟然是具有科学价值的古脊椎动物化石,它们同文物一样受国家保护。经过短暂几天的相处,考察队离去之际,杨钟健握着姜光灿的手嘱托道:“这块地出土的化石极具研究价值,是国家的瑰宝,千万不能被人破坏了。”姜光灿向杨钟健许下承诺:“放心,我一定守好。”自那时起,这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就与化石结下了不解之缘,这些“石头”,也就成为了他们一家世代守护的“图腾”。继杨钟健的考古队之后,国内众多古生物学家先后来到这里,姜光灿一如既往,为他们指路,寻找化石。那个时期,姜光灿有八个孩子,加上他夫妻二人,一家十口,日子过得紧巴,家里常常揭不开锅。在最困难的时候,姜光灿也没有把化石拿去卖了换钱。姜光灿晚年时,把识草药的本领传给大儿子姜大伦。一方面增添收入,另一方面,想教儿子识化石,把保护“化石窝”的任务传下去。冬去春来,姜大伦农活不干,没事就往山里钻,成了当地出名的“草药先生”。在父亲的影响下,姜大伦不仅能辨别草药,对于化石的走向、种类等更是了然于心。姜光灿年迈行动不便后,姜大伦主动接过“衣钵”,承担起了化石保护区日常巡护,及考古队的协助工作。“你说,我爷爷和父亲为了一个承诺,在这片山守了一辈子,到了我这一辈,能不守下去吗?”姜元顺平静地说道,然后拍拍身上的泥,起身走出了老屋包。三顺着老屋包,我们来到一处山脚下,从这里望出去,连绵起伏的山头如新生竹笋般冒出。“这个叫锅顶包,那边的叫尖山子、马脑壳、滚牛坡、长合包……”望着眼前的山,姜元顺又打开了话匣子。山的名字是姜元顺从父亲那得来的,望着这些熟悉的山,儿时的记忆渐渐变得清晰起来。↑ 剑齿象发现者姜元顺和他父亲。“福生啊,你说这片山哪种山形有化石?”“福生,猜错了,下次可就不带你赶路了。”福生是姜元顺的小名,姜大伦稀罕这个儿子,经常带他去隔壁村的姑姑家串门,这些山是必经之路。一路上,姜元顺就跟在父亲后面,识山形、辨土壤,为父子俩漫长的路途平添了乐趣。走过爷爷与父亲过去几十年里走过的路,年幼的姜元顺与上万年的化石连接出了新的羁绊。“福生啊,爸爸走不动了,你可要替我守住这片山。”那时才7岁的姜元顺还不知道“守”的含义,只是应承地点点头。等到10岁时,姜元顺在家待不住了,每次父亲出门去化石保护区巡查,协助各地文物考古队进行发掘工作时,他就跟在后面。山路不好走,姜大伦怕他摔跤,不让去,姜元顺就哭闹,没法,姜大伦只好牵着他走。后来再大些时,姜元顺不赶路了,拿着小锄头,跟着同村的小孩一起上山,一边放羊,一边找“石头”。彼时的他不会想到,自己会与这些“石头”打一辈子交道,这一生会走进近百个山头,接待考古队员近千次。他更没想到的是,自己何其有幸,在这条路的起点,便与著名学者结下终身友谊。1984年10月,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研究员黄万波等人,组成三峡古人类考古队,来到原四川省万县市盐井沟考察。考古队几番打听,找到了熟悉盐井沟地形的姜家,此时姜光灿已经因病去世,当时才22岁的姜元顺和父亲姜大伦一起接待了考古队。↑ 姜元顺(中)和村民,协助考古队发掘化石。随后的一个月时间里,考古队一行人吃住都在这。白天,姜元顺为考古队引路,带领他们深入化石的秘境;夜晚,他和村民们围坐在黄万波身边,聆听他讲述化石、古生物和地理的奥秘。在姜元顺家,考古队度过了一个充实的月份。接下来的几年里,黄万波的考古队又多次重返盐井沟。在与姜元顺一家的相处中,黄万波与他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考古结束临走时,黄万波将自己视为宝贝的考古书籍送给了姜元顺。二人的情谊,就此结下。40年来,他们通过书信、电话和微信等方式保持联系。遇上好的书籍,黄万波还会千里迢迢,邮寄给姜元顺。这些书如同打开的潘多拉魔盒,让姜元顺入了迷,彻底激发了他对古生物化石的热爱。↑ 姜元顺展示他珍藏的考古书籍。“兴趣最浓那阵,经常通宵看,晚上光线暗嘛,把眼睛都看‘瞎’了。”听完姜元顺的话,我们这才注意到,他的眼镜镜片,约有5毫米厚,度数高达1100度。“学知识嘛,还是得有一些代价才行。”姜元顺笑着说道。姜元顺付出的代价的确挺大。在他的“书房”,有20副旧眼镜,躺在一个破木盆里,有些是增加度数时换的,有些是巡查化石保护区,不小心摔坏的。听着姜元顺的故事,走过他无数次走过的路,我们对他的坚守多了一份理解,也平添了一份敬重。四临近中午,我们沿着山路往回走,半个小时后,到了姜元顺的家,是一栋一楼一底的砖房,墙面贴满了白瓷砖。厨房里,姜元顺的老伴陈永碧正在灶台前忙活。“你们先耍会儿,饭一会儿就好。”见到我们到来,陈永碧热情地招呼道。这栋房子已经建了40多年,屋内朴素简单,打扫得整洁干净。在姜元顺二楼的一个书桌上,我们发现了不少“红本本”。“这些都是他们给我发的荣誉证书,每年都邮寄过来,这些年从没断过。”姜元顺翻开这些荣誉证书,“你看,这是2015年的,这是2016年,这个是2017年的……每年都有。”↑ 姜元顺获得的“荣誉”很多,但摔坏的眼镜也不少。我们注意到,每本荣誉证书的表彰原因无疑都离不开四个字:化石保护。“我不只有这些荣誉证书,我还上过好几次电视呢。”说到这,姜元顺眼里放着光,脸上满是自豪。1998年是姜元顺第一次上电视,当时,重庆电视台得知姜家一家三代守护化石的故事后,专门前往盐井沟拍摄新闻。那时村里只有一台黑白电视,新闻播出当天,村子里的人四面八方赶来看新闻、凑热闹,足足有20多人,挤满了屋子。“第二天,我去镇上赶场,好多人都认识我了,说我就是‘昨天上电视的那个人’。”过了这么多年,姜元顺仍然记忆犹新。最让姜元顺骄傲的还是2007年。这一年的5月,一个寻常的日子,姜元顺和父亲在山林中巡查时,意外发现疑似化石的踪迹,凭借多年的积累,父子俩断定下面大概率有一具化石骨架,并且体型较大,非专业技术不能擅自挖掘。于是,姜元顺立马向相关部门报告此事,在重庆自然博物馆的指导下,万州区文物管理所紧急展开抢救性发掘。然而,天公不作美,连日的大雨让化石面临损坏的风险。在这关键时刻,姜元顺挺身而出,号召村民们一起冒雨抢救。从高家村到化石坑,步行单程需要一个多小时。面对恶劣的天气和艰巨的任务,村民们放下手中农活,赶赴现场,衣服淋湿了,就搭棚生火,烘干衣服,然后继续挖掘。↑ 姜元顺与村民小心翼翼抬着新发掘的化石。最终,在大家的努力下,一头长6米、高3米的“巨无霸”东方剑齿象化石终于重见天日,这一发现震惊了世界。现在,这具化石骨架陈列在重庆三峡移民纪念馆,属于镇馆之宝之一。姜元顺和父亲发现东方剑齿象化石的事迹,还在重庆自然资源科普馆进行了展陈。“现在你们去那里,还能看到我和父亲的照片呢。”说罢,姜元顺掏出手机,找到一张他和父亲的合影。照片上,姜元顺身着白色衬衣,父亲身着蓝色布衣,照片的背景是剑齿象化石发掘点,照片上的几个字引人注目:剑齿象化石发现者姜元顺和他的父亲。突然,楼下传来的喊声,打断了我们的谈话。原来,陈永碧已经做好饭菜,招呼我们下楼吃饭。“你们信不,在全市的三峡古人类文化培训课上,我是唯一的农民代表。”饭桌上,姜元顺接着“显摆”。“他人气高,不仅是专家的‘特邀嘉宾’,就连隔壁村的人发现了化石,也都是找他。”陈永碧笑着接过话茬。两人你一言,我一语,在饭菜的氤氲香气里,一个个故事穿过漫长的时光,浮现在眼前……五吃过午饭,姜元顺说要带我们去一个有意思的地方。“就是这里了。”姜元顺话音落下,只见马路边,两个新旧文物保护单位标识碑相依而立,这两个分别刻有“古生物化石点”“盐井沟古生物化石遗址”字样的文物保护单位标识碑,分别立于1999年和2009年。↑ 姜元顺讲述两块石碑的由来。“这两个石碑,让我们多年的守护终于有了一个交代!”姜元顺触摸着石碑上的字,手指微微颤抖。此时,明媚的阳光洒下,柔和地照亮了石碑的轮廓,岁月留下的痕迹清晰可见,显得沧桑而庄重。盐井沟古生物化石群分别在1999年和2009年,被评定为万州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重庆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9年,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还联合万州区文物管理部门,为盐井沟古生物化石群划定了13.36平方公里的保护区范围,划分了核心区与缓冲区。实际上,盐井沟古生物化石群纳入“官方保护”前,姜元顺就非常重视文物保护法律法规的宣传。他曾邀请化石专家为村民普及文物保护知识,多次召集村民召开文物保护安全大会,文物保护还纳入了高家村的村规民约……冬去春来,岁月流转。“留守”村里这些年,姜元顺一心扑在“化石窝”上,他从一个年轻小伙,步入了花甲之年。“好在儿子在我的耳濡目染之下,也对化石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姜元顺欣慰地说道。2019年后,盐井沟化石发掘工作按下了“暂停键”,这一年,姜大伦因病去世。大概是命中注定,2018年,姜元顺的儿子姜玲敏进入重庆市二零八地质遗迹保护研究院,从事化石修复工作。化石守护这份使命,穿过岁月的长河,交到了姜玲敏手中。“盐井沟出土的化石,很多我儿子都参与了修复,你看,有犀牛,有巨貘……”说着,姜元顺打开手机,照片里,这些“复活”的远古动物体态各异,惟妙惟肖,从它们张开的下颚里,似乎还能听到从百万年前穿透时空而来的低吼。父辈的使命结束了,姜元顺和儿子的使命还在继续。↑ 姜元顺和父亲发现东方剑齿象化石的事迹,在重庆自然资源科普馆进行了展陈。现在,高家村的村民们正接过化石保护的“接力棒”,文物保护这份责任还在不断传递——2018年,村里一户人家改扩建房子,挖屋基时挖到了化石,姜元顺得知后,立马前去劝说,最后这户人家主动放弃了房子扩建。2022年,一名商人计划在高家村投资千万元建设采石场,并提出每年给村集体经济分红,然而,面对这一诱人的提议,村民们毫不犹豫地拒绝了。这样的故事在高家村比比皆是。从新中国成立至今,村里没有发生过一件本地村民私人挖掘、盗卖、破坏化石的事件。保护“化石窝”的使命,已不再是姜元顺一家的承诺,它已经成为高家村2839名村民的共识。不知不觉间,已到日暮时分。临走告别时,姜元顺向我们寒暄道:“我还有个心愿没实现,想让盐井沟的化石真正‘活起来’,把这里建成一处古生物化石科普基地……”车行驶在落日的余晖中,盘旋在苍翠的群山里,姜元顺一家四代人的故事再次在脑海中闪现,恍然如梦。回望这片土地,心中不禁涌起一份敬意与温情。一家人的坚守,一组群像的丰碑,这种精神还在这片土地赓续绵延……原标题:《万州:一诺90年 守护古生物化石》(部分图片由受访者提供)来源:看万州编辑:诸鹏飞审核:盛捷
2024-03-26
古生物复原模型原型师余国梁:喜欢就不辛苦
余国梁自2013年起从事古生物复原模型创作及生物模型制作,多个模型作品被多家博物馆永久收藏。
中国农业大学东区图书馆内,一只只栩栩如生的古生物模型吸引了每一位纷至沓来的人们。但你可否知道,如此精良的模型并非是校外艺术家的展出也非创作于艺术专业的师生,而是来自中国农业大学的体育老师!你一定很难想象如此细致的描绘竟然出自一位身高185cm的彪形大汉之手。今天就让我们走近这位酷似姜文的体育老师余国梁。从不停止学习坚持用艺术进行表达和创作1981年,余国梁出生在北京的一个普通家庭,从小他就展露出对于美术和体育的天赋。“我妈妈说我很小的时候就会通过撕小纸片、贴成各种形状的动物来表达自己。”这种用艺术进行创作和表达的习惯贯穿了他的整个人生。由于当时学习美术的成本较高,余国梁的家庭决定培养他的另一大天赋,也就是体育,作为专业。虽然一直没有接受过最专业的美术方面的培训,余国梁却一直坚持自学。小学时,他受动漫的影响,对喜欢的热血作品进行临摹,并逐渐自己进行创作。中学后,他将体育和美术两大爱好结合,给教练队友画了系列漫画作品,并开始设计LOGO等艺术作品。1999年,余国梁作为体育特长生考入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由于表现优异,于大二时入选中国国家橄榄球队,并在2003年本科毕业后留校任职。↑ 余国梁与作品余国梁一直以来对古生物相关的领域有较大兴趣,但并没有进行过深的了解,直到他的孩子出生后,他才逐渐重拾起对于该领域的关注。由于孩子喜欢一个恐龙模型的玩具,但是当时没有买到,余国梁便上网搜索,发现了没有颜色的半成品,于是他买回来后自己给模型上色,在这个过程中,他自学了一些有关模型制作的教程,接触了相关的工具、材料,在逐渐上手后他不再只是复原已有的玩具模型,习惯用艺术进行创作的他萌生出许多想法,为了完成理想中的作品,余国梁开始大量地学习。余国梁会将自己创作的心得和疑问发布在贴吧里,得到了很好的回应,在网友的互动和鼓励下,他逐渐树立信心。再加之体育专业出身,对于骨骼、肌肉等生物构造的原理有所了解,对于模型制作有巨大的帮助。小时候对恐龙的好奇被唤醒,就这样,从2013年开始制作,到目前他已经坚持了10年。↑ 余国梁作品设计图这10年间,余国梁基本每天都会坚持创作,为了不和本职工作冲突,他经常要压缩自己的休息时间。当问到是否觉得这样的生活很辛苦时,余国梁相当干脆地回复到“你喜欢就不辛苦”。他说在创作和学习模型制作的工程中,心理的巨大充实和快乐会让人忘却那种身体本身出现的不适,而这,让我们看到了他心中巨大的热爱。除了坚持,他还在不断地学习。从传统泥塑到数字雕刻,不断尝试和突破,自学建模软件、3D打印机等等,为了更广也更好地制作模型。余国梁的学习不止是制作技术,此次在校园内开展也是他的尝试之一。之前,他的作品多次被各大博物馆等机构展出,只需要寄出作品即可,然而自己开展就要面临策展、布展,如何安排能够将作品的效果最大化,这些都困扰着毫无经验的他。在美育中心老师的帮助下,余国梁逐渐找到方向,顺利完成了这次的展览,也丰富了自己的经验。在不断探索、制作模型的过程中,余国梁收获了愈发精进的技术。除此之外,他还将从模型制作中收获的经验应用到工作和生活中,向同学们提出建议,希望同学们得到学习与生活的启示,真正做到让艺术落地,让美育体育生花。整体入手,宏观意识余国梁的制作过程有着非常精细的步骤,从收集并提炼资料,合理补充资料缺少的部分,到搭建骨架,确定比例关系,再到拆分区块,让模型大致成型,最后是补充细节,在颜色和纹理上下功夫,锦上添花。一个模型制成的每一步都有极强的连贯性与逻辑性——从宏观到微观。先把结构定好,再在细节上进行修改,才能让艺术表现的活力更加彰显,审美感知的魅力更加丰富。这也给余国梁带来了启发:我们一定要拥有大局观!身为教师,余国梁也将这一思考分享给学生们,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大局思维,将这种合理的、有助于工作与学习的思维方式作为专业课的基础,指导论文的写作、项目的落地。余国梁的努力得到了良好的反馈,学生们将体育美育融入学习和生活中的能力显著提升,审美趣味表达和文化理解状况方面也逐步增强。有的放矢,可克万难作为运动员的经历让余国梁对肌肉的发力原理有了一定的了解,于是在制作模型的过程中,他试着在还原外观的基础上,将力量、速度、动态等元素融入在模型之中。有了这一目的,姿态、涂色、光影等一切元素都要为之服务,这使得整个作品有统一的倾向,使其结构更完整,风格更和谐。在面对学生时,余国梁总是向他们传达要早早树立目标的理念。他表示,很多学生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其实就是因为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于是,他带领学生走出舒适圈,开拓兴趣面,培养学生的美育体育意识、素养和情怀,帮助学生在美育体育实践中明确人生奋斗目标,开启人生更多可能性。寻找优点,肯定自己当余国梁用现在的眼光回过头去看自己最开始的作品,一眼便能看出很多青涩而不足的地方,但他也仍然记得第一个作品成型时他的惊喜与激动。“有型总比没型要好,千万不要总是否定自己,而是要肯定自己的每一个突破。”一路走来,余国梁不断捕捉自己的优点,肯定自己每一个微小的进步。于是,随着一个个模型的制成,他的技艺不断提高,审美能力也更上一层楼。余国梁也将这份亲身体会运用到了橄榄球教学之中。在赛后的总结会上,他将往日的“一味找自己的毛病”,改变为“先寻找优点,再提出缺点”,用这样的方式让球员们保持充足的自信,将自己的优点继续保持,之后再去补齐自己的短板。实践证明,这种方式能够让每一位队员都在自信与积极的情绪中全面发展,在下一次比赛中展现出更好的自己。从美育到体育,余国梁让美育浸润教学,助力推动时时、处处、人人的美育育人环境建设。勇于尝试,融合创新“要走出自己的舒适圈,多去尝试新事物”,他用自己制作模型时的经验举例,“每种材质都有自己的特性,不能说自己习惯了用哪种泥料以后就只用那一种,有的时候你尝试了一种新的材料之后会发现能轻而易举地打到你想要的效果”。在生活中也是如此,他说到,每一种新事物都能为我们带来新的思维模式,当一种思维模式遭遇瓶颈,便应当跳出来,用新的思维模式来思考。当我们走出原有的道路,回头再看遇到的问题,或许会大有帮助,余国梁向青年学子提出建议。正如他同时走上体育与美育两条相辅相成的道路,并用体育的理论指导美育的实现,用美育的启示引领体育的教学。余国梁坚信,只要创作主体的精神状态和才艺相融合,艺术呈现的形式也可以是多样化的。以美育人,增强美育教育的认同感与普及性,在一定程度上打破艺术与科学之间的学科壁垒,进一步实现多学科交叉的协同发展愿景,是余国梁奋斗的目标。艺术是一架沟通的桥梁,余国梁以模型艺术的形式,让美育体育实践扎根在中国农大的土地上,不断激发大家的创造力与想象力。原标题:《185“姜文”老师+恐龙=?!!》(原文有改动)来源:中国农业大学公众号作者:夏童童、朱谱彤编辑:诸鹏飞审核:盛捷
2024-03-12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查看更多